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行业动态
来源: 2016-12-23 16:56:46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2016年1220日,“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绘画名家对话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画院学术支持,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共同承办。


\

韩永进、徐里、范迪安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韩永进,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策展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何家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张立辰,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等出席开幕式,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主持开幕式。

\

韩永进致辞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韩永进首先致辞。他介绍了国家典籍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举办的一系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展览。对于此次展览,他表示:“流传数百年的经典文本《芥子园画传》不仅是我国古代画谱的巅峰之作,风行海内外,也是古代彩色套印技术的典范。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之初,就曾被作为古代彩色套印技术的典范呈现在‘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上。如今,《芥子园画传》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中国画领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他认为:“此次展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国图所珍藏《芥子园画传》的十几部有代表性的中外文版本以及当代名家的优秀美术作品联袂展出。这些古今作品交相辉映,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历史文化和绘画艺术的距离,是现代人特别是美术爱好者与古人跨越时空展开的一次关于传统绘画的对话和交流,是现代人对《芥子园画传》这一经典画谱的深度解读。”同时此次展览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携手,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等机构的支持下,将文化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

徐里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在致辞中表示:“《芥子园画传》是诞生于清代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图谱,从用笔方法到笔墨技法,从章法布局到创作示范,为学习者提供了完整的绘画技法。近现代中国画坛都以该画谱作为学习进修的范本,在该画谱熏陶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当今,无论是学院教学,还是师承创作,凡学习中国画者必临《芥子园画传》,称其为启蒙良师。今天这次展览,一方面展出《芥子园画传》文献;另一方面邀请当代名家展出研习《芥子园画谱》成果的精品力作。展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领悟和解读历史文献,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对启示当下艺术创造有深刻的意义,也是一次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践行。习总书记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并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芥子园画传》是经过历史和时代检验的,蕴含着博大中华文化的优秀图谱,中国画家研习这本图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

范迪安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认真贯彻学习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总书记讲到:之所以要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有充分的文化底气,而这个文化底气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充满着今天不断地研究和创作中所能够汲取的动力和生机。因此,受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美协的委托,来构思和策划展览的过程中,深深感觉到,国图出的这个题目,美协给予大力支持正是恰逢其时,正是在我们今天需要在不断提高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弘扬和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形成古今的对话,需要形成对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与时代创新。”谈到《芥子园画传》在今天的重新发掘,他表示:“从《芥子园画传》走出来,是画家更主要的责任,这些画家之所以有自己的创见,在艺术领域和形式上不断地探索创新,有对于中国画文化价值更深的体味,就是从尊重传统,沿袭传统,从传统已有的高度上再出发。所以中国画今天的繁荣发展,中国画坛越来越形成的文化共识,是我们今天特别能够感受到的,也是深深感觉到有一种自信的景象。正因为中国画历史悠久、积累丰厚,给当代画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弘扬民族意识,把中国画的艺术提到时代的高度,这是中国画家和整个美术界所需要谋求的方向。此次展览一方面让美术界和公众能够欣赏到《芥子园画传》的很多版本,从而唤醒更深厚的历史意识、传统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欣赏当代艺术名家新的创造,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看到中国画发展新的气象。”

\

何家英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何家英在致辞中谈到:“我们学习《芥子园画传》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在学习的过程中抓到它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又能进一步地回到生活,从生活当中体会古人曾经体验过的。通过这样一个引路,来学习如何把生活变成艺术。学习中国画的时候,需要我们先掌握一定的方法,在不懂得方法的时候,面对真实的大山大水、一草一木,我们都会束手无策。中国文化的高度,造就了这样的绘画体系。这种绘画体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与西方艺术成为了两个相对照的,完全不同的,有着自己文脉的文化。所以,我们提出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深厚的、非常伟大的艺术。我们今天谈自信,是因为我们的艺术家在不断创造着中国艺术的新的辉煌。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不能够轻视、贬低和忘记自己的传统,而一味地追求西方的流行性的艺术形式,变成一种民族虚无主义。但同时也要警惕,在学习中不能仅仅把《芥子园画传》当成一个死的东西,一个样式,学习古人如果只学到样式就将无法创造,要带着创造的思路来学习古人,成为今天的新的创造者。”

\

李虹霖主持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范迪安、李虹霖、吴洪亮共同策划,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策展、艺术家资源与国家图书馆的古典文献资源相结合的一次全新尝试。展览得到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等机构的支持,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的协作下,引入开放的策展理念,建构了一个在“芥子园”中穿越古今的对话模式,是一次激活传统、面向未来的展览实践,也是从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萃取精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益尝试。

\

展出作品

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所藏《芥子园画传》的十几种珍贵中外文版本,详细梳理了《芥子园画传》的源流脉络。作品选择上,不但有在20世纪中国画学演进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的作品,也展出了当代中国画名家的精品,以及各种媒介材料和不同形态的当代艺术作品。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列)包括白鹏、陈平、陈孟昕、董立军、范扬、冯远 高茜、郝邦义、何家英、贾广健、江宏伟、金江波、李魁正、刘大为、刘文生、龙瑞、鲁阔、莫晓松、潘公凯、丘挺、史国良、苏百钧、孙其峰、唐勇力、田黎明、王雷、王少军、萧玉田、徐冰、徐龙森、于水、岳黔山、张见、张伟、张烨、张立辰、郑庆余等近四十余位,是一次真正的名家汇聚、精品汇集的对话传统的展览。传统的继承是延续和创造共同作用的过程,此次展览正是着眼于这种关系的建构。作品多元化背后呈现的是展览的开放态度,面对传统,我们不仅可以与古为徒,更能够与古为友,在一次次遇见重释经典。在展览空间设计上,则将中国的园林空间的回环曲折、一步一景与艺术作品相结合,尤其是雕塑、装置、影像艺术的介入,使整个展览于优雅间更现灵动。

\

范迪安、张立辰等嘉宾参观展览

\

李虹霖向薛永年介绍展览情况

\

徐里等嘉宾参观展览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学术研讨会

 

当日下午,展览学术研讨会在典籍博物馆召开。会议持续了近五个小时,来自各高校、研究机构的十几位美术史学者、批评家、艺术家等参与了讨论。在发言中,与会嘉宾无空话、无套话,从各自的学术研究、创作经验、工作经历出发,围绕《芥子园画传》本体以及此次展览发表见解、提供建议,其真知灼见对当下的学术生态、展览机制都有启迪意义。

\

吴洪亮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由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北京画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主持,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讨论《芥子园画传》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传统在当下再激活的问题,传统是一种资源,如果传统不被重新激活,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首先介绍了此次展览的初衷是立足国图馆藏,传承经典文化,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文化桥梁。他从自己儿时的学画、临摹经历谈起,深切体会到《芥子园画传》中蕴含的中国匠人精神和先贤智慧,并认为良好、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

薛永年在研讨会上发言

嘉宾中首先发言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术史学家薛永年教授。他从清初学术集大成的时代背景切入,梳理了《芥子园画传》的图像来源、成书过程、社会传播等问题,并肯定其作为一部中国画教材的广泛影响。薛永年先生也结合自己的学画经历,联系二十世纪以来全盘西化和古为新用两种思潮谈到了《芥子园画传》的临摹、程式等问题。值得强调的是,他以《芥子园画传》的当代理解为例来讲习总书记讲话中的“文化自信”问题,认为:“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研究我们的传统,做到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何家英在发言中,从创作者的角度具体讲述了自己对学习传统的认识。他认为,展览“再遇”的提法很有意思,当我们对传统的继承比较忽略和淡忘时,“再遇芥子园”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的契机。在传统的中国画学习中,临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缺乏临摹的前提下,面对写生我们常常束手无策,《芥子园画传》恰恰引导了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画的规律性问题。何家英院长还提出,作为版画的呈现方式,《芥子园画传》在表现笔墨上是缺失的,而笔墨又是中国画的核心,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的独一无二之处。中国画的学习具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式,一个是以师法为前提,从自然当中真切地提炼美;另外一种是惰性传统,依赖于古人提供的程式而不具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再遇芥子园,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对中国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同样从创作者角度进行思考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张伟和艺术家王雷。张伟讲述了自己上学时老师明确反对临摹《芥子园画传》,以及在苏联进行雕塑创作时,从《芥子园画传》获得启发突破雕塑不能塑造风景的限制等经历,肯定了《芥子园画传》启蒙思想方式引导的价值。他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知上的改变非常重要,不能只把视觉描摹作为唯一手段,知觉性的描摹也十分重要。王雷也结合自己打破笔墨观念,用宣纸进行创作的体会,讲述了在当代艺术中如何利用传统、激活传统的经验。

《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董立军在梳理古代绘画发展的基础上指出,《芥子园画传》的产生实际上是绘画发展到清代全面铺开、继承传统的结果。他总结了《芥子园画传》的四个特点:第一,画论开篇,深入浅出,适合教学,适合使用。第二,让中国画语汇的逻辑更加清晰。第三,具有丰富的文化手段,谱传结合。既有名家作品,又能促进创新。第四,具有程式化特征,既可以提炼艺术,也可能向前走。最后,董立军指出,文化自信不能靠喊,我们要把自负的心打掉,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同样从《芥子园画传》本体入手进行研究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邵彦、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等。邵彦从自己教员的身份出发,表示自己感兴趣的还是《芥子园画传》作为一部教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原因。通过大量的对比和细致的分析,邵彦总结出《芥子园画传》的三点优势:第一是层级合理,编排精当;第二是内容实用,容量丰富;最后是彩色精印,编绘刻印皆精。也正是这三点,促使《芥子园画传》成为风靡海内外、具有独一无二影响力的古代画谱。朱万章的发言题目为《以<芥子园画传>为例谈请代绘画的传移模写》,他通过列举王礼、陈祺、苏仁山等多位清代画家的具体实例,有力地证明了《芥子园画传》对画家创作的深刻影响。也由此提出了由《芥子园画传》引发的因循守旧的程式化问题,黄宾虹就明确反对临摹《芥子园画传》。但朱万章也指出,《芥子园画传》从客观上提供了绘画的蓝本,解决绘画中的技术问题,其所导致的因循守旧,实际上是学画者食古不化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用李可染的办法:用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中另一个引起热议的话题是《芥子园画传》的版本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名誉教授托马斯·艾比(Thomas Ebrey)、北京画院研究员吕晓、国家图书馆馆员杨印民都围绕这一问题做了发言。托马斯·艾比的研究专长是《十竹斋书画谱》,他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翻阅了超过二百五十个版本的《十竹斋书画谱》,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并做成了自己的数据库。接下来,他将把精力集中在《芥子园画传》的研究,现已搜集到不少版本,但对于到底哪个是康熙初版这样的基础问题,学界仍无定论。他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得到各方面的专业意见,与中国学者进行交流。吕晓的发言集中在王概与《芥子园画传初集》的相关问题。她从“王概本”与“巢勋本”的对比入手,发现“巢勋本”在绘画水平、印制水平上的以讹传讹,严重影响了《芥子园画传》的水准。此外,吕晓还从古原宏伸对《芥子园画传》的研究入手,结合人物的交游圈,探讨了李渔、王概的为人、艺术等问题,并对龚贤作为王概的老师而作品却未被收入《芥子园画传》这个有趣的议题进行了解析。杨印民的研究围绕国图与上图所藏《芥子园画传》初集的版本认识展开,就学界普遍认为的国图所藏《芥子园画传初集》被定为姑苏赵氏书业堂翻刻本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他通过印章、跋文等对比探讨,认为前人的结论论据不足。

除了围绕《芥子园画传》展开的本体研究外,与会学者也谈到由展览引发的思考和启示。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曹庆晖教授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谈此次展览的延伸意义。他认为从此次展览的构思来看,美协、国图的合作找到了切入点,在资源切入上是一个很好的讨论。他结合自己策划的“从木刻到版画”的展览经验,认为不同领域的合作,需要更多的融会贯通,而我们的现代教育、现代管理越来越区隔化,精细化,专门化,本质上来讲是不利于跨领域合作的。涉及到文化自信问题,曹庆晖认为导致文化不自信的原因很复杂,专业化导致的文化不能贯通是很大原因。这个后果和我们的教育出现问题是相关的,通过把一些不显露的资源进行激发,更有利于推进文化的贯通。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结合央美近年的“文明的回响”、“为劳模造像”、艺术与生命科学等项目经验,认为传统在当下的激活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再遇芥子园”的思路与央美对于传统在当代的再理解、再利用是一致的。德美艺嘉总经理贾建新结合自己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经验指出,在国外对中国古代艺术有很高识别性的,一个是宋徽宗的翰林图画院,另一个是《芥子园画传》,所以此次展览是非常有意义的。他也对国图展览的学术性、丰富的知识性给予了肯定。

《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艺术史演变逻辑之间的关系入手,联系古代美术史“远师某某”的现象,进行了颇富思辨性的思考。他从经济史、传播史的角度进行解读,《芥子园画传》既是制版技术、印刷业进步的产物,也是远师某人得以实现的一个途径,也就有效证明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确实能够从外部推动艺术史的演进。与盛葳从理论入手不同,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是从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来看《芥子园画传》的意义。在民国时期,中国画画法改革,从旧画谱到新画法的覆盖变革已经历很多轮。作为一个中国画的语法典籍,《芥子园画传》所涉及的临摹与写生的争论是始终存在的课题。《芥子园画传》是对传统画法系统性的整合,但也只是其中表象性的一脉,并不是传统本身。在拆分过程中出现的讹传,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值得我们思考。

\

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国家典籍博物馆的通力合作和资源整合,秉承了策展委员会一贯的立足学术的展览态度,是构建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这次全新的尝试对以后美协的展览形式和策展思路具有借鉴意义。今后,中国美术家协会将继续加强此类合作,为广大专业人士、普通民众带来更多内容丰富而精彩的优秀展览。

\


\


\

展览现场

qrcode_for_gh_18c0ef463916_258.jpg

上一篇:“写意·苏州”(人物篇)中国画双年展开幕!
下一篇:中国少儿版画教育联会作品邀请展暨少儿版画教育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