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系列优秀作品展播之一

油画
来源: 2017-06-04 17:05:20
油画系列优秀作品展播之一

02N000LZ.jpg

火山国(作者曹达立)

作者曹达立简介:曹达立是一位风格特立的油画家,这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他1934年生于山西汾城,六岁随父母去印度尼西亚,13岁开始学画油画。1957年回国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在北京市美术公司创作室工作。1980年调入北京画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因海外关系而遭受迫害,并被剥夺了创作权利。恢复油画创作以后,他将幻想因素引入作品中,或将人体与环境错位,创作了一批梦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昙花儿女》、《小舟》等。这幅作品是由《风车和蘑菇云》变化而来。画面左半部是交叉扭曲在一起的人体,表现了生命的压抑,而画面右半部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母子,则表现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渴求。这种压抑与渴望的矛盾,以火山和泉流为纽带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绪,暗寓了火山爆发般的生命的再造与蒸腾。写实造型的奇异分割,光怪陆离的色彩布局,既是他的艺术特点,也是他表现梦中现实的恰好的语汇。

201307_betlm_akjglshdjyj.jpg

阿克街 格雷斯海姆街一角(作者:贝尔特莱姆·耶思丁斯基)

作者贝尔特莱姆·耶思丁斯基简介;贝尔特莱姆·耶斯丁斯基,1960年生于波恩;1992年在乌珀塔尔去世;曾在杜塞尔多夫生活和工作。此画以鸟瞰的角度俯视杜塞尔多夫城内的铁轨和画家工作室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宽阔的街道上矗立着一座安全岛,一个汽车站和许多平行排列的铁路线。画中的十字路口靠近火车站,是杜塞尔多夫城内一个交通繁忙的地区,但作者既没有画火车、汽车,也没有画行人。因此,整幅画显得有些不真实。耶斯丁斯基有意识地在画面的视角上做了很多改动,画面上的房屋、桥和人行道被扭曲地表现出来,所用的色彩——灰色、白色和玫瑰也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平行的、规则排列的铁轨及曲折的桥梁和街道充满画面,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装饰性很强的模型。耶斯丁斯基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强烈的色彩来批判社会的弊端。此外,他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他的第二故乡杜塞尔多夫的城市风景画。他从不把真实的地形画在画布上,而侧重展现画家本人的经历和感受。因此,在他的画里看不到日常拥挤的交通状况,而是排列整齐的街道。有时,画家甚至把这座繁忙的城市画成一座空无一人的鬼城。

02N00113.jpg

通往乌鲁木齐(作者:艾中信)

作者:艾中信简介艾中信,1915年出生在上海。早年开始学习水墨画。1940年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副研究员。1946年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后任教于中央美院,曾任绘画系主任、副院长,现为该院教授。作为徐悲鸿的学生,他在教学上曾协助徐悲鸿做了大量工作。他首先提出了按油画风格划分工作室的教学方案,并参与主持第一油画工作室的教学工作。1954年春,他到乌鞘岭兰新铁路工程队体验生活,有感于五月大雪之后祁连山脉的奇伟雄峻,和兰新铁路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创作了这件气势恢宏的油画风景画。画家以平远的视线,宽银幕式的宽广构图,纯正亮丽的色彩,细而不腻的笔法,描绘了壮丽的山川自然景色。通过对劳动工地上人声鼎沸,推土机轰鸣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的描绘,表现出当时大自然的巨大变化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画家以冷色调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烘托出暖色调的黄土裸露的建设工地和工地旁连营扎寨的帐篷,并由此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歌颂了人的力量的必胜,而这正是当时的主导思想。《红军过雪山》是艾中信五十年代的又一件重要作品。《夜渡黄河》为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多年来,在坚持油画教学和创作的同时,艾中信始终坚持油画史论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油画风采谈》影响很大。

201307_adlttnf_jn.jpg

纪念N·N·Ge 十字架绞刑(作者:安德烈·图图诺夫)

作者安德烈·图图诺夫简介:安德烈·图图诺夫,1928年生于莫斯科;1940年在莫斯科绘画学院学习;1948年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学习;在莫斯科生活和工作。作品表现的两个被束缚在十字架上的男人。处于画面中心的人物清楚地表明是基督。他的胳膊松松地搭在横木上,头向后靠着,眼睛闭着,整个身体看起来完整无损,因为看不到任何伤痕。左边的男人被绑在十字架上,头朝着基督的方向转去,面部紧张,大张着嘴,好像要对基督喊些什么。两个十字架上都钉有木牌,但没有写字。画面右边露出十字架的一部分,其后有一个手持长棍的人。背景中可以看见树林和林中的房屋。在房屋旁边有一群撑伞的人,他们夹杂着手势好像在宣扬或者议论着什么。图图诺夫在他的画作中主要使用暗、暖色调突出感情、渲染气氛,描述了一个好的强盗与基督之间戏剧性的对话。图图诺夫受过俄罗斯古典及苏联现实主义绘画的训练。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一个艺术家小组的成员。这一小组主张在作品中表现浪漫的因素及民族的传统,而这与当时普遍提倡的社会主义绘画艺术是相违背的。图图诺夫致力于成为一名伟大的风景画家,他的画反映了他的天性、情感及世界观,通过对基督教题材的描绘,表达了他与古老的俄罗斯民间艺术密不可分的情感,尽管这种艺术从斯大林时期起就不受欢迎。

02N000VB.jpg

贫农的儿子(作者:蔡亮)

作者蔡亮简介:坚持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是蔡亮生前始终遵循的创作原则。蔡亮(1932— 1995),福建厦门人,1949年入北平艺专,1955年由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毕业后,经六年正规而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后,到陕西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他深入到陕北农民当中,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过去苦难的生活和积极参加革命的史事所感动,并萌动了要表现这种感觉的强烈愿望。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和革命历史画。此画描绘了在荒野茫茫的崎岖山路上,两个历尽辛苦,长途跋涉的少年终于赶上红军队伍并要求参军的情景。画家以略微仰视的构图,重点刻画了两个背负着简而又简的行囊、衣衫褴褛的农家子弟的背影,尽管含蓄了两个孩子的面部表情,但孩子坚定而有力的双脚,仰头向“首长”极力请求的姿态,已经体现了两个贫农的儿子要求参加革命的迫切心情和他们倔犟执着的性格。他们看得出那位长者的“首长”身份,然而却不知道他就是毛泽东的戏剧性情节,赋予了这一严肃题材以令人感到轻松和亲切的气氛,此画之妙亦在于此。作品以浓重的青灰色调统一了全画,并把我们带入了那段峥嵘岁月。 画家的其它代表作有《延安火炬》、《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1981年,蔡亮由西安调入浙江美院,任油画系教授。

02N000LW.jpg

诺尔盖冻土带(作者:艾轩)

作者艾轩简介艾轩是一位在80年代“怀斯风”中凸现出来且持之以恒的画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品性、不凡的格调引起了画坛的关注。他生于1947年,浙江金华人。1967年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在部队农场工作四年。此间,他经常深入到四川藏族地区,粗犷的藏族人民的风俗与形象强烈地感染着他,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开始拿起油画笔,描绘藏族的风土人情,创作了《山花》等明显的带有苏联风格的作品。1982年以后,除了延续写实风格外,他的画风开始发生变化。怀斯式的伤感写实主义风格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他摆脱了纯风情的描写,并努力探求一种新的构图与表达方式。这幅作品已明显地表现出了他所追求的人物与背景关系的单纯化,这也是他这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在白茫茫的世界中,刻画了一个孤独的男人和一片孤独的云,男人似乎在倾听着什么,紫中带灰的冷调子加深了人物的感伤情绪。男人以坚实的侧面出现在朝向画外的右下角,在他的背后是几乎平涂的大面积的天,或许在这“有”和“无”的对照中,存在着作者欲说而无言的某种哲思。

201307_bendsec_wddmq.jpg

伟大的母亲(作者:贝尔纳德·舒尔茨)

作者贝尔纳德·舒尔茨简介:贝尔纳德·舒尔,1915年生于施奈德米尔;1934年至1939年在杜塞尔多夫和柏林的美术学院学习;在科隆生活和工作。这件抽象作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右半部分为一平面,涂以深浅不一的绿色;左半部分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色彩纷呈的层次,其如同金丝编织的形状使人想起树枝或触角。画面颜料涂得很厚,通过壁画般的层层重叠产生了生动的画面层次。画面的色彩及形式语言唤起人们对自然风光的联想。同时,这幅油画又使人有在高空俯视地面或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的感觉。很显然,作品名称“伟大的母亲”使人产生对自然或其有机物质的联想。这一名称涉及到把女性作为土地的原形或神话的设想。“土地母亲”被理解为人类和植物的创造者和保护者。此外,“伟大的母亲”也是弗里季亚女神库贝勒的别称,她在古罗马被尊为圣母及掌管生死的女神。舒尔茨在他的多层次绘画结构中草拟了幻想的世界,主要是围绕自然经验的发展过程这一综合题目。产生、成长、变化、形成、逝去的过程都在其画中描绘创造出来,并形成一种见解。同时,图画又是艺术家本身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舒尔茨的艺术在其同时代的各种潮流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风格上难以归类。他属于德国“泼色画法”的创建者,并且从未有具象绘画,在超现实主义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图画语言和风格。从1988年起舒尔茨开始大幅作品的创作,《伟大的母亲》是其晚期绘画作品。此外,他还创作雕塑、装置及拼贴作品,并写作。

02N0001Q.jpg

母亲(作者:爱德华·克·格鲁伯)

作者爱德华·克·格鲁伯简介:爱德华·克·格鲁伯(Edward K.Grube),拉托维亚人。1935年生于里加,1961年就读于拉托维亚国家艺术学院,在里加生活和工作。 画面中幽深温暖的背景上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形象:一位母亲抱着孩子静静地站立着,母亲的左手放在孩子的背部,右手承受着孩子身体的重心。孩子的左臂揽着母亲的脖颈,母亲的半边脸庞被孩子遮住。两个人物的形象都用概括的手法表达出,我们辨认不出清晰的轮廓,但我们却能辨认出身体语言所表达出的慈爱和温情。画面中对母亲的描绘极为贴切地表达出我们记忆中对母爱的感受。她不是一个具有特定容貌的某个人的母亲,而是一个抽象化、概括化的所有人类母亲的形象。画面的人物形象轮廓柔和、色彩温暖,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依归感。 格鲁伯是70年代苏联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一,他主张刻画特定社会背景下人物的内心世界。画家借用了传统俄罗斯圣像画的某些形式,整个画面漾溢着宗教的虔诚,母与子的形象让我们联想起圣母玛利亚和耶酥基督。

02N0000B.jpg

抽烟斗的男人(作者:巴伯洛·毕加索)

作者巴伯洛·毕加索简介:巴伯洛·毕加索(西班牙)Pablo Picasso,Spanien 这是毕加索晚年最钟爱的又一个西班牙“步兵”形象。在画面的黑色背景上,一个戴着宽沿帽的长发男人盘着双腿坐着,一只手放在大腿上,另一只手拿着嘴里衔着的烟斗。他那一绺粗浓的小胡子向上翘着,看起来烟正吸得安稳怡然,自得自足。鼻子与帽子的弧线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使人物的表情显得有点幽默与调侃的意味。在人物身体的中心,有一个绿色的光球,成螺旋状。在光球的下面,两根彼此交叉的骨刺构成了“步兵”叉腿而坐的姿势。整个画面神态夸张,线条粗犷。步兵的典型形象使人们注意到17世纪和18世纪西班牙与荷兰绘画的亲和性以及著名画家伦勃朗(1609—1669)对毕加索的巨大的影响。毕加索一向喜欢以好斗的西班牙男人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抽烟斗的男人》却向观者展示了一个在“战斗”的间隙中休息与思考的步兵形象。巴伯洛·毕加索在最后的十几年,不知疲倦地从事工作——“绘画比我强大,她迫使我做她要的东西”——尽情地享受着生活与艺术直到最后。

02N0000K (1).jpg

带鸟的步兵(作者:巴伯洛·毕加索)

 巴伯洛·毕加索 (西班牙)Pablo Picasso,Spanien 这也是毕加索晚年的“步兵”“队列”中的一个——但显然是其中已经衰老不堪的一个。在他的军刀柄上,一只白色的鸽子正在小憩,喝着他递上去的一碗水——作为和平的使者,鸽子一直是反战与反暴力的象征,它的翩然降临使拄剑的老兵看起来更象一名和平的卫士。 在整个画面的灰色背景前,这位身着蓝衣的老兵神情悲惨,眼下的皱纹和灰白的头发使他比褐柄的军刀看起来更加苍老。所有的沧桑和“战功”都已成为往事——累了,困了,一切都无所谓了…… 画中老兵的面部还带有立体派早期的形式分析的特点:但画面衣物的线条刻画则表明画家至死都在不断地突破自我,试图“发现”新的艺术形式——这是一个艺术家“天经地义首要的任务”(塞尚)。毕加索一生中风格变幻莫测,关于他的各种艺术难题至今仍无人能够完整解读。1967年以后的毕加索在风格上继续创新的同时,在题材上却一直对“步兵”形象情有独钟——深埋在画家灵魂深处的“西班牙情结”愈老愈精神,“步兵”形象却随着画家死神的临近而渐趋衰颓,就象这位《带鸟的步兵》。

02N000XK.jpg

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作者巴伯洛·毕加索)

有人认为,这是一幅毕加索晚期的带有自喻色彩的作品。尽管毕加索曾嘲笑过那些试图去理解他的艺术的人:“人人都想理解艺术,为什么不设法去理解鸟儿的歌声呢·”(他认为绘画是无法用语言“解释”清楚的)——但“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园”(萨特),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解读艺术的最好的“钥匙”。 在《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中,男人的形象是画家描绘的主要对象——尽管看起来女人头在男人头的前面,而且双方躯体的错位使二者显得更加难分难解,浑然一体,但男人形象的主体性在整个画幅中依然相当明显。他那卷曲而狂乱的发型、轮状的皱领和披肩,使人想起在60年代晚期以来画家最常用的“步兵”的表现手法——它被认为是画家的自画像的隐喻手段之一。但更为丰富的是这位“步兵”的表情:他瘪着嘴巴,鼻子扭曲,两只眼睛朝背向女人的那一边望过去,一脸的闷闷不乐——显然,肉体的紧密结合无法掩饰他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女人在画中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她无助而充满着诱惑。 画中右边五斗柜上的花瓶和绿色的植物看起来非常抽象,充满生机——它与其说是一种装饰,不如说是画家在“老之将至”时的自我激励。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一生都在不停地变换着创作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对风格的不断地“发现”。在创作《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时,画家已89岁。但从画家对作品中人物的脸部等部位的处理手法来看,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他早期的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子。

02N00002.jpg

阿特拉斯(作者:阿德里阿娜·瓦勒亚)

作者阿德里阿娜·瓦勒亚简介阿德里阿娜·瓦勒亚(Adriana Varejao),巴西画家。1964年生于里约热内卢。1981—1985年就读于视觉艺术学校。目前在里约热内卢生活与工作。“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双肩承天”的巨神,同时也是非洲西北部一座群山的名字。一眼望去,整个画面色彩绚丽,极富装饰意味。除了画面中央一块较大的锥形区域是棕色和肉色以外,蓝色与绿色构成了画面的主色调。色彩的分配似乎遵循着物理学中重心引力的规律——愈上愈轻,愈下愈重,但就象天堂、人间和地狱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一样,蓝、棕、绿三层颜色之间也在相互独立之中互有包容,各有渗透;也似“开辟鸿蒙”、宇宙初成的那一瞬间——棕色的巨神“阿特拉斯”在混沌之中顶天立地,象古代中国开天劈地之盘古一样,他“双肩承天”,硕大的头颅隐没在蓝天之中;两脚踏地,巨灵之足深埋在绿色的大地之下……整个画面没有具象的形体,只有抽象的色彩与线条。色彩在经过多次重涂以后显得斑驳、凝重,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感。无数的线条则密密麻麻,繁而不乱,充满着被压抑的力量——如同显微镜下无数的有机微生物,它们在拥挤中狂乱而欢快地奔突。统而言之,这幅作品气势开阔,富有激情,抽象含蓄之中寓有深刻的意蕴,耐人寻味。 巴西女画家阿德里阿娜·瓦勒亚致力于借助抽象的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而世界也同时接纳了她纯洁的绘画、抽象的构图和对自然的独特的描绘方式。


qrcode_for_gh_18c0ef463916_344.jpg


上一篇:还淳返朴——武永年油画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下一篇:油画系列优秀作品展播之二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