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其画”宋孟秋中国画花鸟艺术系列作品欣赏

国画
来源: 2019-01-20 19:20:50
“其人其画”宋孟秋中国画花鸟艺术系列作品欣赏

20190120193559.jpg

宋孟秋艺术简历

1964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南召县。斋号:三钵莲舍。现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9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获艺术学学士学位,师从肖焕、刘保申、张之光等先生。200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研究生部,导师张之光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20190120191808.jpg

文/张之光(西安美术学国画系教授) 宋孟秋其人其画;宋孟秋同学是西安美院国画系本科毕业的学生,也是文革后唯一的一届花鸟本科,从二年级开始分专业,在校四年中间,三年时间是学花鸟的。九零年毕业分配工作后,又考回西安美院攻读硕士,他是历届花鸟专业研究生中,唯一的一个以写意手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生。其他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工笔形式,主要研究工笔重彩。这三年时间里,一年级主要是文化课,到二年级时才正式接触到绘画学习,三年级上半年才能画一学期画,下半年剩下一学期还要写论文,要答辩,搞毕业创作展览。写意花鸟画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是很难有所进展的,实际上在校真正接触到绘画的时间是一年半,不到两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要画得很象样也是很难的,但宋孟秋同学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大家都看见了,基础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其写意花鸟画在对画面的整体把握方面有相当的进展,这与他平常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对学习、对画画是很用功的,只要画起画来,心无旁骛。他为人朴实忠厚,是一个踏踏实实干事情的人,也是一个老老实实做人的人。

0190120191905.jpg

实际上,中国画很微妙之处,也是叫人很兴奋的是,在宣纸上出现了“一”以后。就要感觉到“二”在哪儿,你就要找那个“二”,有了“二”以后,你马上感觉到“三”的存在,这样找下去是最真切、最真实的。中国画这一点,我认为是最深刻的学术问题,也是理论家和画家经常说不到一块的地方。我经常说的要在画面上找画,不要让一张宣纸随随变变废掉,你认为画完了,认为哪儿坏了,改过来怎么样,就当作一种实验,一直找下去,直到认为没有办法了,找到最完美的地步。兴趣不断,忘乎所以,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也很有益。我认为这个理论听起来不像是真正的理论,但这才是真正画画的理论,不是为理论而理论,是为画画而理论的理论。近来,也是宋孟秋同学这几年的一个重要体会,自己已感悟到了,就是写意画一定要多画。写意画就是要多画,就是要在失败中寻找通向成功的路,因为写意画即便是把构图搞好了,到纸上画起来以后,未必就按照你的想法来,有时候很难驾驭,这一点上他提的很对,希望他在这方面能更加努力。

20190120192103.jpg

文/姜怡翔(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孟秋与我是校友,我俩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当他一九八六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修花鸟专业时,我已留校任教并给他们带课,所以又有师生之缘;二零零七年经过我和张之光老师推荐,宋孟秋被聘为国画系教师,任教于刘永杰工作室,与我共同讲授写意花鸟画课程;论年龄,我稍长,所以,我与孟秋有合并四重的关系:校友、师生、同事、兄长。

20190120191754.jpg

纵观孟秋画册中的作品,展现的恰是其不同时期跋涉的足迹:读本科之前已入校进修三年,研习人物、山水、花鸟画,从孜孜临摹到外出写生,铺就了艺术之塔的第一层基石;本科期间,主攻花鸟专业,写意画由明清乃至近现代都有吸收和借鉴,海派及扬州画派写意画的清雅和静逸,在其早期创作中也有所体现;读研期间,跟随导师张之光先生,张老师对形式美的把握,对形式语言的驾驭,都给予宋孟秋更多的滋养,但由于其自身对绘画过于力求完美,一度陷入谨小慎微的笔墨状态之中,每作一图,兢兢于形和技法的完备,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写意画的“书写性”特征,自此陷入一段徘徊时期。我想,技法固然重要,但不能唯技法论,应该是通过笔墨带出来的形、意、情,这样才能把“绘画性”发挥到一个极致,技法和精神性是表与里的关系。此后一段时期,宋孟秋通过理论研究和对前期作品的反思,从对绘画书写性和笔墨精神的追求以及中国画强调抒写性灵这一最核心的艺术精神之中获得启发,使自己广收并蓄,思维由固化进入一个跳跃起伏、开阔鲜活而有生命力的状态中,这从他近两年的作品中,明显能感觉到这种变化,这是特别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20190120192035.jpg

玉堂富贵

宋孟秋对绘画的坚持和不断追求所取得的成绩,与其平时谦虚努力,善思好学密不可分。我与孟秋在教学工作之余,常常会听到其带着问题向我问询,在交流中,我强调更多的是绘画的精神性和鲜活感:精神性是主体精神性情之所在,自己的存在是最有价值的,每一个体传达出来的精神气息不一样,正是每一个体精神的价值所在;鲜活感指通过写生或对真实生活场景的感受与提练,并以相适应的技法所呈现出来的绘画状态。是为此文,更像是我与孟秋的一次谈话交流。愿他保持目前这种跳跃起伏、开阔鲜活而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90120192052.jpg

喜上眉梢

20190120192123.jpg

献岁波春

0190120191936.jpg

四月新春

20190120192202.jpg

花枝阳春

20190120192134.jpg

新春映新晖

20190120191729.jpg

碧莎春

0190120191824.jpg

0190120191851.jpg

20190120191839.jpg

20190120191923.jpg

20190120191953.jpg

20190120192113.jpg

20190120192143.jpg

20190120192153.jpg


9999999.jpg

上一篇:“再寻广胜”梅莹艺术展部分作品欣赏
下一篇:“叶华”工笔画人物肖像系列部分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