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谌北新部分作品之一

油画
来源: 2017-07-04 08:16:33
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谌北新部分作品之一

     20161021239256.jpg

谌北新先生

  谌北新先生1932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西南昌。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曾任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西安美术学院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油画学会会长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等职。在北京、西安、台湾、香港和法国、美国等地举办过多次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20160541_cbx_cw.jpg

春雾

陈智勇/文

谌北新家庭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祖父辈,父辈的亲友中,很多都是20世纪前期晚清民国以及新中国的艺术界和文化教育界名流名人,谌北新教授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名门之后,他的儿童时期是和其外公沈尹默先生在北大校园度过,沈尹默先生原名沈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是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是《新青年》编辑者和主要撰稿人,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斗士。

20160539_cbx_jq.jpg

金秋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 沈尹默先生还是陈毅先生解放上海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沈尹默先生,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160537_cbx_ck.jpg

村口

《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尹默老先生的书法作品。他的大外公沈士远先生是沈尹默的哥哥,沈士远(1881年-1955年),学者,庄子专家。1881年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中,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湖北省教育厅长、民国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二外公沈 兼士先生   ( 1887-1947 ): 名臤,沈尹默先生之弟。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 19 岁时与兄沈尹默自费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时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拜其门下,并加入同盟会。归国之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

20160536_cbx_hfd.jpg

红房顶

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曾与其兄沈士远、沈尹默同在省立一中、北大任教,有"北大三沈"之称,为中国新诗倡导者之一。历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故官博物院理事、文献馆馆长、国语推行委员会常委等职,创立汉语 " 文字画 " 、 " 初期意符字 " 等学说,是清末档案整理的开拓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抗战期间,曾任《鲁迅全集》编委,参与组织抗日团体“炎社” 。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著有《文字形义学》、《广韵声系》、《段砚斋杂文》等著作。抗日战争时期谌北新教授寄居在重庆歌乐山大外祖父士远先生“鉴斋”,当时的歌乐山和他的附近汇聚着国内许多知名人士,如于右任、陈大齐、郭沫若、冰心、傅抱石、冯玉祥和他的哥哥,国民党元老林森,戴季陶、吕咸、柯璜、邢仲采、孔德成、邓克愚、薛笃弼等,他们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多是谌北新教授的同学。

20160531_cbx_hf.jpg

海风

谌北新教授的父亲是谌亚达江先生西南昌人,是地理学教授  ,在地理学界也是赫赫有名,民国时期高中和大学地理教科书的作者解放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谌北新教授从小就浸润在如此深厚艺术文化以及富饶的家学中,谌教授学养丰厚,气质纯朴而儒雅。正是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追求本真的赤子之心,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进行油画创作,特别是风景画写生创作方面忠实自己的自然情感,倾以中西文化之功底,而后以“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有感而发创作出明丽、朗润的油画作品,在中国风景画领域独树一帜。

20160515_cbx_mzxzbahjdx.jpg

毛主席在保安红军大学

1950年的冬天,谌北新教授当年18岁那年,他的父亲民国以及新中国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谌亚达先生带着他来到中央美院。那时,大一新生已经上了好几个月的课。谌亚达先生带着岳父沈尹默先生的推荐信来到徐悲鸿院长的办公室办理谌北新教授的入学手续。徐悲鸿院长把教务长吴作人先生叫到办公室,让其安排谌北新入学事宜。吴作人先生看着谌亚达先生的名片忽然问,谌亚逵先生是您的什么人?谌亚达先生回答说,“谌亚逵!那是我胞弟”。

20160528_cbx_mj.jpg

马厩

原来,谌亚逵正是当年带吴作人先生等一起去法国留学的人,吴作人先生十分高兴。谌家是名门望族 。如此,谌北新教授并没有参加考试而是和同样是插班生张守义、张德华、蔡亮等一起进入了中央美院大一新生行列,而当时的张守义、张德华、蔡亮们都是各省,经过选拔送到北京的,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小画家。这些插班生们在中央美院接受了徐悲鸿、司徒乔、蒋兆和、董希文、李可染、李桦等大师名家的教诲下,绘画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现在,当年的那批插班生,几乎都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界骨干精英。

20160527_cbx_chh.jpg

翠华湖

1953年,谌北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分配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当美术教师,后至西安美术学院参与创建油画系,并且从事油画教学工作。1955年至1957年期间,他在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深造学习,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为期两年,学员来自全国7所高等美术院校、部队和出版社等单位,共20人,他们是于长拱、王德威、王流秋、王恤珠、冯法祀、任梦璋、汪诚一、何孔德、武德祖、俞云阶、侯一民、袁浩、高虹、秦征、靳尚谊、张文新、陆国英、谌北新、詹建俊和魏传义。

20160523_cbx_lm.jpg

鲁玛

冯法祀任班长,冯在进入油画训练班之前,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马训班”毕业作品《北京崇文门》格调清新自然,是该展览上唯一的一组风景画作品,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画坛以革命历史画为主要关注点的大环境之下显得尤为独特且勇气可嘉,具备时代意义。从“马训班”毕业后,谌北新重新回到西安美术学院,曾任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陕西油画学会会长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等职,为我国油画教育事业做出宝贵奉献。

20160522_cbx_ng.jpg

逆光

20160521_cbx_byzdjt.jpg

白云中的白教堂

20160520_cbx_bljw.jpg

巴黎郊外

20160518_cbx_by.jpg

暖冬

20160516_cbx_cq.jpg

初晴

20160511_cbx_c.jpg


20160510_cbx_d.jpg


20160509_cbx_bm.jpg

薄暮

200903_cbx_fy.jpg

浮云

200812_zbx_ck.jpg

村口

20160543_cbx_ly.jpg

腊月

20160544_cbx_bq.jpg

白墙

20160535_cbx_btz.jpg

白梯子

20160534_cbx_bfw.jpg

避风坞

20160533_cbx_bgxw.jpg

白国雪屋


qrcode_for_gh_18c0ef463916_344.jpg

上一篇:中国油画优秀系列作品展播之二
下一篇: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谌北新部分作品之二

  • 延伸阅读: